智水庵

  在别苑庭园的造园过程中,庭园的各个空间应当随着业主意向的深化来进行协调并不断精进。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与施工是不可分割的。

  智水庵庭园的改建工程,正是沿着这种“深化”的轨迹,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了解过去”,第二阶段是“实现新雅趣”。

  改建工程始于2019年。我们从历史角度出发,对现有树木与水景、国家指定特别名胜金地院庭园及南禅寺大宁轩之间的区划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植栽计划及以及园池驳岸受损水域的修缮建议。

  智水庵庭园位于所谓“南禅寺周边别墅群”之中,这一带自明治20年代后期起由政财界要人兴建,至今近150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日本数寄者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明治40年発行 日本家屋写真叢書
(明治40年出版《日本家屋照片丛书》)

  通过调查,我们明确了改建工程的目标区域,以便回应未来业主的审美趣向。在尊重现有布局的前提下,将主屋前的草坪广场、池边的洲滨,以及樱树、松树等植栽,分阶段以符合当代使用需求的形式加以引入。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断发现智水庵庭园独特性的过程。

  在空间关系整理完毕后,自2021年起进入了“实现新雅趣”阶段。与业主一同参访京都市内各大名园的过程是推动这一阶段的契机。这一时期是我们把业主所构想的理想形象,通过前人杰作进行深入理解的绝佳机会。在这时期,也可以视为业主与施工方之间的关系,在不断沟通中得以迅速加深,从而跨越了“委托人与承包方”的权宜性的框架。此后,我们的提案内容也逐渐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我们通过1:1的实体模型与效果图的方式来提交改建方案,在充分获得业主认同感的前提下,推进设计与施工。

  在实现新的数寄样式中,最重要的是要具体掌握“如何充分利用庭园”。别苑庭园不仅仅是供人观赏的,还可能成为茶会的动线、宴会的主题,甚至石造景物的配置方式都可能成为交流的话题。
在这一时期,我们开始对此前刻意保留未动的区域,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有目的的调整。例如,在与金地院庭园交界的附近空间新建落瀑,使主屋与茶室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叙事感。

  在探讨“如何使用”时,需要与建筑物进行一体化地空间布置与规划。例如屋檐走道上的拼石子铺装的间隙密度、所用真黑石的色泽;以及点睛作用的佐治石等素材的选择,都经过了细致考量。

  石造景物是景致的核心,但并非将所有非凡之物意安置就得到想要的效果,因此需慎重考虑。我们认为,业主独特的世界观,应当静静地与庭园的氛围相融合,并悄然流露。
对现有蹲踞依据地形变化后重构的“降蹲踞”,以及灯笼、摩崖佛等石造艺术品的更换,都是在细节上兼顾整体的协调与文化关系之后精心设计并提出的建议。

  别苑的夜景也同样重要。作为别苑生活方式的提案,我们将照明设计、瀑布水声的营造与水量调节等纳入规划之中。

  对于这样的别苑庭园而言,“完成”这一概念并不适用。随着时间推移与审美的变化,不断灵活深化、呈现新姿态的智水庵庭园,可谓当代的“数寄空间”典范。

建筑规划·设计:NAP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施工:中村外二工务店
庭园水系设备·设计·施工:Velux(ベルックス)
庭园照明协力:焰光景设计
庭园规划·设计·施工:植弥加藤造园
规模:用地面积约1400㎡,建筑面积约360㎡,地上2层
对象:1000㎡

所在地: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
开放情况:
非公开
作庭时期:
2019~2025年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