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成园

回篙廊(回廊桥)

回篙廊(回廊桥)

侵雪桥(拱桥)

侵雪桥(拱桥)

漱枕居(茶室)

漱枕居(茶室)

磅花阁(楼阁)

磅花阁(楼阁)

磅花阁(楼阁)

磅花阁(楼阁)

阆风亭(书院)

阆风亭(书院)

丹枫溪(枫之小径)

丹枫溪(枫之小径)

丹枫溪(枫之小径)

丹枫溪(枫之小径)

临池亭(书院)

临池亭(书院)

侵雪桥(拱桥)

侵雪桥(拱桥)

回篙廊(回廊桥)

回篙廊(回廊桥)

高石墙(石墙)

高石墙(石墙)

源融因缘塔(与源融有缘之石塔)

源融因缘塔(与源融有缘之石塔)

  涉成园位于真宗大谷派本山(真宗本庙)的飞地境内,因其周边种满了枸橘所以也叫“枳殼邸”(KIKOKUTEI)。

  庆长7年(1602)在德川家康捐赠的土地上设立了东本愿寺。宽永18年(1641)、德川家光又向寺院捐献了新的土地。为便于东本愿寺第13代主持宣如上人隐居,这片新捐献土地的一部分于承应2年(1653)被用来建造了涉成园。

  涉成园除了招待与东本愿寺历代住持关系亲厚之人外,还被用来款待幕府政权中的重要人物。

  涉成园的美景令许多人为之折服。以赖山阳(日本著名的史学家及汉学家)的《涉成园记》(文政10年 1827)为始,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宝贵墨迹。

  以涉成园十三景为代表的名园,直到今天也向人们传递着江户时代的光景。

  此外,如今它作为生物多样性宝库的价值也备受关注。由于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进行的适当培育与管理的成果,这里成为多种稀有动植物的栖息地。基于这一点,在2024年(令和6年),它作为全国寺院及名胜庭园中的首例,得到了环境省所属的“自然共生网点”的肯定

※自然共生网点:由环境省认定、通过民间举措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

返回目录